在高壓定子繞組中常出現藍色熒光的局部游離放電,并伴有嗤嗤聲,這種現象稱為電暈。電暈產生臭氧(O3)及氮的氧化物(N0、NO2),它們與潮氣結合成有害的酸性物質,腐蝕絕緣。電暈還可使絕緣局部發熱,加速絕緣老化,嚴重時將迅速破壞絕緣。小編今天與大家簡單談談高壓電機電暈及槽部電暈、電腐蝕問題防范。
關于繞組電暈
繞組最容易產生電暈的部位有:(1)線圈絕緣的內層氣隙;(2)線圈出槽口處及通風道口;(3)線圈絕緣表面與槽壁之間的空隙;(4)繞組端部的相鄰線圈之間的間隙及引線與端箍處。
熱固性絕緣表面防電暈層與槽壁接觸不良或不穩定時,在電磁振動的作用下,接觸點若即若離,引起火花放電,這種火花放電的能量可達電暈放電的數百倍,局部溫度可高達數百度,使絕緣表面造成深1毫米以上的麻孔,麻孔的位置由于振動而經常變動,這就是所謂電腐蝕現象。
槽部電暈的起因和防止方法
高壓定子繞組槽部外表面與槽壁間存在間隙,絕緣表面在間隙處的場強EaM,當未作防暈處理時,可當作雙層介質平板電容器來計算。
式(1)中:
Uφ——相電壓(kV);
δa——嵌裝間隙(cm);
δi——單邊絕緣厚度(cm);圖國-36線圈的槽間間隙
εa——空氣的介電系數;
εi—一絕緣的介電系數。
若EaM之值大于或等于均勻電場中的空氣擊穿場強EbM時,則將發生電暈。
即使工作電壓時,繞組絕緣表面和槽壁間的氣隙也將產生電暈。在繞組轉角、通風道和槽口處,由于電場發生畸變,這些部位將在較低工作電壓時就產生電暈現象。
實踐證明,當電機額定電壓不超過3kV時,槽內無電暈現象;在額定電壓為6千伏時,槽內就可能產生電暈,在額定電壓大于10千伏時,實際上所有空隙都將出現電暈現象。
為了消除絕緣內部的電暈,需要對線圈的絕緣包扎、浸漬和壓型進行規范的處理,使絕緣層緊實無氣隙,對6千伏以上的線圈必須通過tgδ的測定來判斷絕緣內部質量。運行經驗證明:Δtgδ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即可認為線圈內都電暈問題已解決,因此,防暈處理只考慮線圈表面的電暈。
要消除相壁和絕緣表面之間的電暈,最普通的方法是在絕緣表面加上低電阻的防暈層。一方面使通風槽口電場分布較為均勻,降低軸向磁場;另一方面低電阻防暈層與和槽壁接觸將間隙短路。若防暈層的電阻很低,則電暈層只要有一點穩定接地,即可將絕緣表面與槽壁間的間隙全部短路,不再產生電暈。但為了減少防暈層的損耗,防暈層的電阻也不宜太低,這樣就使離接觸點較遠的防暈層處于電容電流在防暈層上產生的電壓降所決定的電位。防暈層表面電阻率ρs越小,或接觸點間的距離越短,也就是防暈層接地情況越好,電容電流產生的電壓降就越小,產生電暈的可能性也就越少。實踐證明;用熱塑性絕緣的線圈與槽壁的接觸點較多,當,ρs=104~105歐時,基本上可以防止電暈產生。
槽部電腐蝕的起因和防止方法
在槽部線圈防暈層與槽壁兩接觸點跨距中心處的防暈層表面上,除了上述電容電流在防暈層上產生的電壓降外,還有主磁通和槽漏磁在防暈層上感應的電動勢。在線負荷低的電機中,槽漏磁感應的電動勢較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兩接觸點跨距中心處的最大電壓等于電容電流產生的電壓降與主磁通感應電動勢的矢量相加。實驗證明:在電磁振動下,這種合成電壓達到130~150伏時,間隙就會產生強烈的火花放電,腐蝕絕緣。為了避免產生電腐蝕現象,必須在工藝上采取措施,盡量縮短穩定接觸點間的距離和選擇合理的防暈層表面電阻率。
對于熱固性絕緣線圈,一般要求穩定接觸點間的跨距小于50厘米,為此,必須采用一定的固定措施,以保證線圈表面和槽壁有足夠的穩定接觸點。同時防暈層表面電阻率,在大容量電機中,應不大于5×104歐,中容量電機應不大于5×105歐;為了不使防暈層損耗增加太大,在大容量電機中防暈層表面電阻率和中容量電機不應低于5×103歐。
以上內容由西安利特西瑪電機網絡編輯部收集整理發布,僅為傳播更多電機行業相關資訊及電機相關知識,僅供網友、用戶、及廣大經銷商參考之用,不代表西安利特西瑪電機同意或默認以上內容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讀者根據本文內容所進行的任何商業行為,西安利特西瑪電機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如果以上內容不實或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西安利特西瑪電機網絡部將及時予以修正或刪除相關信息。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長纓西路1號華東萬和城1號樓15樓
Copyright ? 西安利特西瑪電機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陜ICP備2024034653號-1